各种心理障碍,最终,我还是在电子屏幕上铺开一个空白文档。“还乡计划”第十季开始了。
敲击“Huanxiang”的时候,首先出来的词是“幻想”。我禁不住要把这个小插曲写进来。一般来说,数到“十”,幻想也差不多该完结了,但这种结局(1/0)根本就是系统设定,为什么不是十四呢?已经过去的这九年的还乡计划,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在做什么,为什么而讨论,我唯独能记得的就是,它在开始的时候是极其迫切的。
Jan 13, 2012, 11:40 AM
Subject:还乡计划申请
我从2010年开始关于家乡的项目。那里是个煤炭资源基地,我不算是那本地人……我们在这不算是故乡的地方却生活了二十余年,……将来可能我再也进不了外婆家那间屋子,这件事让我产生了想留下些什么的心愿,和以拍摄来重新认识那里的想法。
我现在最少2年回去一次,上一次春节回去是2010年,明天14号我又要上火车了,在那里我有半个多月上不了网,所以应该多数也看不到回信的EMAIL了,等2月份回来再处理。
Jan 13, 2012, 1:59 PM
Subject:你好
老家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独树镇的,小镇并不太大,但人口蛮多。镇上许多人都在外地打工。春节正是他们返乡的时候,我愿意参加咱们的还乡计划。我喜欢拍人文纪实,虽然我的摄影技术有限,但我愿意将小镇的面貌真实地记录下来。
Jan 13, 2012, 4:30 PM
subject:申请加入【还乡计划】
自从上大学以后,每年回家,这座城市就会改变一点儿,记忆里熟悉的地方就会改变一些。先是常打球的篮球场,然后是熟悉的小饭馆,然后是公园商场学校。去过一些地方之后,越发觉这里正在变成和其他一些小城市一摸一样的地方,千篇一律。08年之后的感觉尤其明显,这里和其他的中国小城市差不多。随着政府的搬迁,开发一个新的城区,而老的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像是两辈人的代沟一样,中间隔着什么。所以我学着去记录一些什么。如果可以加入该次的项目,我会努力拍好每张相片,记录这个正在变化的小城市。记得曾经看到一句话说“如果不能改变的,那么就试着去记录”。
让我感慨的并非只是这些邮件里的话语。而是另一个细节——大家提供给我的作品链接,这里面有:各种博客(新浪、网易、搜狐、博联社),各种电子相册(yupoo,bababian),flickr主页,快拍快拍主页,豆瓣相册……可以说,这些链接都是他们每个人在互联网空间里的一个居所。现在,你会给我什么呢?一个网盘链接。网盘链接那种同一和均质的感觉,就如同你现实每年归去的那个故乡,它变得越来越新,越来越统一,越来越好用,但却再也找不到那种亲切感。过去我们的电子栖息地,如今它们或死亡,或荒芜,或衰败。你生活的网络空间,是否也是回不去的故乡?还乡计划第四季:故乡街头/2015 年
到故乡的街头展开肖像摄影实践,一共有18位摄影师参与,拍下了故乡的年轻人/老人/女性/商贩/劳作者/城里人/外乡人/孩子......(photo by 谢匡时/邹璧宇/罗莉)
一早就决定要做“赛博故乡”,但没想到在疫情之下,又有了新的意义。突然出现了各种返乡的隔离规定,人们开始讨论究竟怎样才叫做“返乡”。这就是九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!还乡计划第一季是“三线小城拍摄计划”,我们觉得回到三线小城或许才叫返乡。但大城市难道就不是故乡吗?究竟哪里才是故乡?为什么要回去?在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中,我们几乎已经肯定,“故乡”对于现代人来说,恐怕将愈发只是一个心理上的概念。这种心理总要投射到一定的地点之上,但一个能让你产生故乡感的地方,它不一定就是法定的故乡,甚至不一定是一个实存的地点。故乡已经成为一个流动的概念,正如我们当代所遇到的很多问题,它不再是在单一的根基之上结构清楚的层级发展,而是以一种不断蔓延的状态,在复杂结构中纵横交错。
Jan 13, 2012, 10:59 PM
subject:"还乡计划"申请
您好!我申请还乡计划。春节期间回家去仨地方:自己出生长大的村子,爷爷奶奶还在那里;父母工作的小乡镇;父母现住地:沿海小县城。
快10年了,在上面这个还乡列表上,或许还会增加地点,不过,你发现没有,这些地点都是因人而生,从这个角度出发,还乡计划讨论的其实有关“社群”和“部落”,是这些通过地点组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传统单位对于现代人的意义。想起来,那还是两年前,在公交车上看一个年轻人,身子疲惫地靠在车窗上,膝盖上是一部手机,手机里正在视频连线,村屋,一张床,床上是个小姑娘正在玩耍。画面里的场景就这样直播着,年轻人却和画中人没有任何互动,他的眼睛也不是看着这里,似乎只要视频里的这一切正在进行就足够了。这个画面给我很大的冲击,我偷拍了一张照片。我拍不下那种感觉。那个时候,我觉得手机里的那个空间和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同时在场的。至少我们希望是这样。还乡计划第三季:随时随地的言语/2014 年
在instagram(@OFPiX)上发起还乡故事的直播,面向所有人,用手机摄影的方式展开报道、记录和表达。(photo by @ingfoto @myyardmyson)
无法归乡的感觉是痛苦的。今年的还乡计划,就是给所有回不去故乡的人。
参与今年活动的必要条件非常简单,就是过年“无法”还乡。“赛博故乡”这个主题,我就不像往年那样阐释了,因为原本每年的拍摄都相当开放。在这里,只提供几个路径:第一,“赛博空间”或曰“网络空间”一直都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存在,但在今天,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,我们越来越依赖远程交流。网络空间是不是也变成了一种实存,在这个地点,你是否也能产生类似故乡的归属感?又有哪些人是你所信任和依赖的?第二,假如你每年还乡都拍照片,是时候仔细看看这些照片了。这些影像是否可以帮助你抵达故乡的现实场景?影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与其说是一种带有获得感的拍摄结果,倒不如说更类似一种中介,帮助我们抵达某地或者某人,但它们又好似一种玻璃帷幕,距离很近却又遥远。这些影像的碎片就如同电子颗粒物,它们拼接起来,组成了怎样的故乡?第三,网络作为一种工具,是否可以在隔离期间,让我们和家人产生连结?身体不能回家的你,打算怎么过年?又或许,你是否想过在网络空间里展开一场从此地到故乡的漫游,或者在抖音快手里看看一看故乡都发生了什么?为了准备这篇文章,我看了一下电影《银翼杀手》寻找赛博感。“如果我们赐予他们过去,创造出他们情感上的依靠和安慰,结果是我们更能控制他们”,这是影片里泰瑞博士让他的仿生人更高级同时又更可控的方式。片中的男主银翼杀手”戴克说:“回忆,你说的就是回忆。”
回忆在今天总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,这或许就是我们当下讨论摄影的必要性。正如仿生人与人之间难以界定的界限,照片的证明力也处于不确定之中。如果说仿生人因为有了回忆而更富七情六欲,那失去了回忆的人是否就变成了仿生人?在何种程度上,我们能够借助照片抵达过去?
2,给我们发邮件:1)介绍一下自己,可以提供一些照片链接,但别发附件。2)谈谈你对这一季“赛博故乡”这个主题的理解。3,如往年一样,我们会通过图片编辑工作坊一起来完成各自的作品。5,邮箱:studiofpix@gmail.com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到还乡计划,以下是一些背景信息:还乡计划是OFPiX一个持续进行的项目。2011年,还乡第一季,我发出了任务,请大家为自己的故乡——一个可用自行车丈量的小城建立视觉档案。这一下子开启了大家对故乡的各种诉说。此后每年春节,愿意花一点儿时间和故乡照面的人,都会得到来自OFPiX的一份特别的还乡任务书。
还乡计划第九季:图片故事/2020 年。一共有 24 个摄影师参加。以photo zine的方式呈现,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故乡所在地。
还乡计划是一个开放的活动,“档案”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立场,从一种中立的态度出发,并不对“还乡”的情绪做任何定义,希望激发参与者用自己的眼睛去看,去发掘,去思考。还乡计划的作品最终将以放映、展览和摄影书的方式呈现。
* 还乡第一季:故乡档案
* 还乡第二季:故乡书
* 还乡第三季:随时随地的言语
* 还乡第四季:故乡街头
* 还乡第五季:景观故乡
* 还乡第六季:重写家庭相册
* 还乡第七季:植物与故乡